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从基础设施到平台:DeFi 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并避免商品化陷阱?

2025-05-06

编者按: 随着 DeFi 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变,协议从单一的基础设施逐步转型为多功能平台,Fluid v2 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。通过将借贷与 AMM 流动性结合,Fluid 不仅为大户用户提供便利,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。Fluid v2 通过引入范围订单、借贷流动性策略和动态费用等新功能,提升了资本效率,同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。

 

在去中心化金融(DeFi)领域,项目的演变常常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。从最初的基础协议到如今作为开发平台的角色,DeFi 项目正在面临一场重要的转型。这一过程的核心挑战是如何避免“商品化陷阱”,即基础设施被视为单纯的工具,而面向用户的应用则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。

 

协议向平台的演变

 

DeFi 的未来在于从单一用途的协议到开放、多功能的平台的转型。传统的 DeFi 协议,如 Uniswap 和 Compound,最初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设计的基础设施。然而,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,用户和开发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,这些协议也必须转型为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开发平台。

 

这一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提供多层次的功能,赋能开发者在协议之上构建新的应用。正如苹果的 App Store,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商店,它提供了一个让开发者能够创造创新应用的平台。在 DeFi 领域,协议若能够吸引第三方开发者,并赋予他们构建更多功能的能力,它们就能够从“商品化的基础设施”转变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平台。

 

商品化陷阱的危险

 

商品化陷阱在 DeFi 中尤为明显。例如,Uniswap Labs 利用其前端界面赚取费用,而流动性提供者(LP)所获得的交换费用则不断下降,\$UNI 的持有者未必能够从中获得收益。Metamask 和 Compound Finance 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:它们凭借用户掌控和技术优势,收取费用而不直接分享给协议的原始构建者和贡献者。

 

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,DeFi 项目如果仅仅作为基础设施存在,用户在使用时更依赖于应用而非协议本身,导致协议无法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回流,进而影响其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。

 

Fluid v2:向平台进化的典范

 

Fluid v2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展示了如何在 DeFi 中避免商品化陷阱。Fluid 的 v1 版本,作为一个带有 DEX 功能的借贷协议,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,尤其是在与顶级 DEX 聚合器的整合上,具备了与 Uniswap 竞争的优势。Fluid v2 则更进一步,通过将借贷与 AMM 流动性结合,为用户提供更加优化的资本效率。

 

Fluid v2 引入了范围订单、借贷流动性策略和动态费用等功能,使其不仅是一个面向大户的前端平台,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新产品的机会。开发者可以通过使用 Fluid v2 提供的 Hooks 和永续合约等工具,在协议之上构建自己的应用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应用的收入将与 Fluid 生态系统共享,从而回流到协议中,确保了协议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的增长。

 

平台化的优势与挑战

 

Fluid v2 展现了如何避免商品化陷阱,并通过平台化的策略提升资本效率和开发者参与度。通过将协议层的功能整合,并为开发者提供灵活的工具,Fluid 不仅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,还确保了协议本身的活力和价值。未来,像 Uniswap v4 的 Hooks 功能和 Aave 的流动性支持将会推动更多类似 Fluid 的协议向平台化转型,进一步促进 DeFi 生态系统的发展。

 

然而,这一转型并非没有挑战。首先,平台化意味着协议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,才能保持对开发者的吸引力。其次,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需要更加清晰和公平,以确保协议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因此,如何平衡技术创新、用户需求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,将是每一个 DeFi 项目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。

 

结语

 

DeFi 生态系统的未来,将不仅仅是基础协议的演变,更是面向开发者和用户的平台化进程。通过 Fluid v2 这样的创新示例,我们看到 DeFi 项目如何通过灵活的设计和增强的资本效率,避免商品化陷阱,并实现可持续增长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,DeFi 项目的平台化转型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,而成功转型的平台将享有更大的市场溢价和更长远的发展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