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链上美元霸权计划浮现 美国以稳定币重塑金融秩序并倒逼降息

2025-07-01

以“美丽大法案”为核心的金融重构工程正在美国悄然展开。其背后,是一场由36万亿美元债务压力引发的国家级金融实验,试图借稳定币之力,将数字货币系统化纳入美国国债融资框架。

 

美国国会正在加速推进被称为“美丽大法案”的新立法。德意志银行将其喻为现代版“宾夕法尼亚计划”,本质上是通过稳定币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进行结构性融资。该法案不仅配合《GENIUS法案》进一步规范稳定币储备机制,更构建了一整套服务于财政融资和货币政策的新型架构。

 

根据《GENIUS法案》,所有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必须100%储备等额的现金、短期美债或银行存款,从源头上锁定其储备资产结构,确保其合规性、安全性及流动性。而“美丽大法案”则更进一步,试图使稳定币成为美国国债的制度性买家。

 

稳定币如何成了美债的接盘侠?

 

当前,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,仅2025年就面临9万亿美元的本息兑付压力。财政部已无法单靠传统投资者满足融资需求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,稳定币被重新定义为战略工具——不仅是支付手段,更是美债的“兜底买家”。

 

数据显示,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达2560亿美元,其中近2000亿美元的储备被配置进美国国债或回购市场。虽然尚不足整个美债市场的2%,但增长速度迅猛。预计到2030年,稳定币市值将突破3.7万亿美元,届时其对美债的持有量可能超过1.2万亿美元,跻身美国最大债权人行列。

 

Tether和Circle目前占据稳定币市场七成份额,它们已在过去两年间大举增持美债。例如,Tether在2024年购买了高达331亿美元的美债,成为第七大外国债权人。

 

该模式形成一个封闭的政策回路:每发行1美元稳定币,即等同于1美元短期国债的新增需求。这种机制结构清晰、可控、稳定,极具吸引力。

 

美元新策略:稳定币铸币权链上化

 

这套制度安排的另一面,是对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“链上升级”。目前全球95%的稳定币锚定美元,它们通过USDT、USDC等形式在全球流通,构建出“影子美元清算系统”。

 

这种“链上铸币权”体系表现为:

 

- 稳定币发行商以美元为储备发行代币;

 

- 全球用户在去中心化网络上使用稳定币跨境支付与储值;

 

- 稳定币背后储备资产持续流向美债;

 

- 美元以更高效率、低成本的方式渗透全球经济。

 

这一闭环不仅强化了美元在数字时代的金融主导地位,更为美国提供了在无需扩表的前提下扩张“美元影响力”的新渠道。

 

欧盟对此高度警觉,MiCA法规严控非欧元稳定币流通,并对“大规模稳定币”设限。相较而言,美国则借法案开道,以稳定币为基础推动全球数字金融重构。

 

美联储角色被边缘化,降息预期升温

 

德意志银行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,美丽大法案与稳定币计划将迫使美联储改变现有政策路径。通过建立稳定币对美债的强制需求,美财政部可在不依赖高利率吸引传统投资者的情况下完成融资目标,这意味着——

 

- 降息将成为降低财政负担的政策工具;

 

- 美元将趋于贬值,有助于改善美国出口竞争力;

 

- 美联储将面对来自财政与行政系统的“隐性干预”。

 

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多次重申政策独立性,但若法案顺利通过,市场可能提前预期美联储妥协,进而在资产价格中反映出宽松预期。

 

“稳定币化的财政扩张”是否安全?三大风险不容忽视

 

尽管“稳定币接盘美债”结构逻辑紧凑,但其系统性风险亦如影随形:

 

1. 赎回风险——引爆死亡螺旋

 

若用户大量赎回USDT等稳定币,发行机构需快速抛售美债换取现金,可能引发债券市场动荡,进一步冲击其他稳定币储备估值,酿成系统性赎回恐慌。

 

2. DeFi加杠杆风险放大

 

稳定币广泛流入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系统,参与借贷、质押与Restaking等高风险操作。底层资产若受冲击,可能引发连环爆仓。

 

3. 货币政策独立性遭侵蚀

 

稳定币机制实际赋予财政部“类印钞权”,通过非官方渠道释放美元流动性。这对美联储形成实质性掣肘,削弱其调控通胀与就业的工具。

 

链上新秩序正在成形,全球三大阵营浮出水面

 

全球正在围绕稳定币发展形成三种应对策略:

 

- 主动融合派(如香港):以政策鼓励私营部门发行美元稳定币,同时建立监管框架,如双重许可制度、RWA代币化操作指引;

 

- 防御控制派(如欧盟):限制非本币稳定币流通,推进数字欧元,维护货币主权;

 

- 替代探索派(如金砖国家):发展多边清算网络或国家级稳定币项目,试图去美元化,但进展缓慢。

 

PayPal等企业正尝试通过用户奖励机制推动稳定币使用,而XBIT等DeFi平台则以智能合约建立去信任的结算体系,技术层面竞争亦在升级。

 

写在最后:稳定币是美元的胜利,还是加密的背叛?

 

如果“美丽大法案”最终成为现实,稳定币将完成一次从反建制到建制工具的转型。它不再是货币体系的挑战者,而是美国财政系统的新引擎。美债压力转嫁至全球加密用户,美联储或失去部分政策自主,美元霸权将在链上完成又一次进化。

 

技术革新从来不是中立工具。当代码成为主权的延伸,全球金融秩序的争夺战,正在区块链的每一笔交易中悄然打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