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Everlyn AI深度解构:当“去中心化”成为AI泡沫的包装纸

2025-10-09

在国庆假期的热浪中,Everlyn AI 突然成为加密领域的热门话题。多个知名KOL在X平台上轮番吹捧它是“去中心化Sora”,一个由前Meta科学家领衔、融合AI与Web3的革命性项目。然而,当人们掀开这层耀眼的光环后,看到的却可能不是技术突破,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叙事幻象。

 

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与链上数据,对Everlyn AI的团队结构、技术主张、区块链真实性与资本动向进行全面分析,以揭示其背后复杂的商业逻辑与潜在风险。

 

一、AI叙事的真实与幻觉

 

Everlyn AI自称正在研发“全球首个开源自回归视频生成模型 Everlyn-1”,能够在4秒内生成1080p分辨率、8秒时长的视频,并声称其速度成本优势较Sora高出十倍。团队成员的确来自Meta与斯坦福,履历看似光鲜。

 

但仔细追踪其技术线索后,出现多处疑点:

 

技术概念混乱:官方宣传中同时提及“自回归模型(AR)”与“xDiT(扩散Transformer)”,这两者属于不同架构,混用说明技术文案并不严谨。

 

GitHub缺乏主干代码:Everlyn-Labs 账号存在,但仅包含成员个人科研代码,未见完整的生产级视频模型。

 

性能验证缺位:缺乏任何第三方benchmark报告。相较之下,CogVideoX、VideoCrafter等项目均已有公开对比。

 

换句话说,Everlyn的AI部分虽有技术底稿,却被“过度营销”成了工业级系统,其“开源”承诺也尚未真正落地。

 

二、Web3叙事:不存在的“去中心化AI层”

 

与AI部分的半真半假不同,Everlyn的Web3部分几乎是“凭空生成”的。

 

项目声称正在打造一条专门用于AI内容确权的Layer1公链,可为AI生成内容添加时间戳、创作者身份和版权证明;同时构建DePIN算力网络,让用户出租GPU获得代币奖励。然而,这些听起来极具前瞻性的设计,没有任何可验证的链上痕迹:

 

未发现任何白皮书、测试网或合约地址;

 

其GitHub中完全无区块链开发代码;

 

唯一能确认的链上资产仅是其BSC代币(合约地址 0x302DFaF2...)。

 

这意味着Everlyn的所谓“Web3层”目前只存在于叙事层面。AI是真实的,但Web3更像是一块精心绘制的“虎皮”,用来装饰AI故事,让其在加密资本市场中更具投机想象力。

 

三、名人背书的营销套路

 

Everlyn最吸睛的宣传点之一是其“顾问”阵容,尤其是图灵奖得主、Meta首席科学家Yann LeCun。据称他是Everlyn的“学术顾问”。

 

但经过查证,这一说法的来源仅是一条团队自发推文;LeCun本人及Meta、LinkedIn、X均无任何相关记录。

 

这类“模糊背书”并非首次出现——在加密行业中,项目方常通过捕捉一次会议合照或私信互动,就放大为“顾问关系”,以获得学术或权威光环。Everlyn显然也熟悉这套玩法。

 

四、资本力量与营销机器

 

Everlyn AI宣布获得由Sui开发团队 Mysten Labs 领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,估值2.5亿美元。但这一消息在Mysten或Sui的官方渠道中从未出现。

 

这意味着投资极可能是一种“技术合作式注资”或战略性股权投资,而非对其代币或去中心化计划的背书。

 

更关键的是,Everlyn的热度并非自然增长,而是源自一个系统化的宣传机制。

 

它在Kaito平台上进行公募,Kaito同时运营“Yap-to-Earn”奖励计划——用户发帖即可获得积分与空投权重。这种机制直接将社交声誉转化为营销工具,创造出虚假的舆论热度。换言之,Everlyn的“社区共识”,很可能是花钱买来的。

 

五、所谓“币安上币”的误导性宣传

 

Everlyn还宣称其代币 LYN 登上了币安。但实际上,它仅在 Binance Alpha 上线——一个专门用于高风险资产测试的“沙盒板块”,并非币安主站。

 

币安官方也明确警示,Alpha区项目“波动极高,不构成上市承诺”。

 

因此,这种“上币安”的表述更多是一种市场话术,而非质量背书。

 

六、加密泡沫的新模板

 

Everlyn AI的案例揭示出一种新型的加密泡沫模式:

 

用AI的真实技术,掩盖Web3的虚假叙事;

 

用资本与KOL营销,构筑舆论幻象;

 

最终以代币发行为核心目的。

 

与传统的骗局不同,Everlyn更危险,因为它并非完全虚假——技术团队确实存在,AI研究也在推进,但这些真实元素被重新包装成“去中心化”叙事,用以制造投资幻觉。这种“半真半假”的结构更具迷惑性,也更难被监管界与投资者识破。

 

七、理性回归:投资者的启示

 

Everlyn事件提醒我们:

 

在AI与Web3交汇的时代,技术光环与链上真实度必须被分开评估。

 

任何一个声称“去中心化”的项目,如果缺乏:

 

白皮书;

 

测试网;

 

公开代码;

 

区块浏览器验证;

 

那就不应被视作一个Web3项目,而只是一个带有区块链口号的AI初创公司。

 

真正的去中心化,不在叙事,而在透明可验证的代码。

 

结语

 

Everlyn AI或许是AI时代的又一个镜像——技术创新与资本投机的边界再次模糊。

 

它让人看到的不是AI如何重塑Web3,而是Web3如何利用AI叙事重塑资本游戏。

 

当“开源”与“去中心化”成为营销词,而非技术承诺,投资者的唯一防线,就是保持怀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