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地缘恐慌与杠杆清算之后 比特币为何依旧无可阻挡

2025-10-15

上周五,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恐慌性抛售。中午时分,风险资产的价格开始大幅回落,而真正的导火索出现在下午——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00%关税。短短几分钟内,市场恐慌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,股票、债券、商品、加密货币全线下挫。

 

与传统市场不同的是,加密货币没有“收盘”机制。恐慌在链上无处可逃,比特币在几分钟内从约 12.1万美元 跌至 10.8万美元,单日跌幅超过1万美元,创下过去十年最剧烈的下行之一。

 

然而,这场暴跌并非毫无征兆。就在消息发布前数小时,我与朋友乔迪·维瑟(Jordi Visser)录制每周播客时,他就敏锐地指出了“短期市场调整的高概率”。他仍然看好中长期走势,但对短期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出警告。数小时后,现实迅速验证了这一观点。

 

一、宏观冲击下的“清算日”:恐慌背后的杠杆爆点

 

这次暴跌的核心,并非关税本身,而是关税消息成为了引爆“过度杠杆”的火花。

 

在加密市场,杠杆交易已渗透到现货、期货、借贷和DeFi的每个角落。当比特币价格开始回调,系统内的连锁清算立即被触发。数据显示,当日清算规模超过 190亿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

 

杠杆的破裂让人们再次想起一个简单却常被遗忘的真理:

 

比特币不会破产,但杠杆会。

 

这场清算像是一场“金融排毒”,在痛苦中清除了市场的过剩杠杆与短期投机。正因如此,这次暴跌反而可能成为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点。

 

二、情绪逆转:从“灾难预警”到“恢复信号”

 

周日晚间,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声: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美国想帮助中国,而不是伤害它。”

 

短短两句话,重塑了市场预期。避险情绪迅速退潮,股指期货跳涨,比特币价格也反弹至 11.5万美元以上。这充分说明,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地缘政治时代,市场反应的速度与反转的速度一样惊人。

 

投资者的记忆变得越来越短,而资产价格的波动则越来越剧烈。

 

三、从混乱中学到的四个教训

 

1. 如果你在地缘动荡中抛售比特币,你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它。

 

比特币的意义在于去中心化,它是一个不依赖任何政府、央行或国家信用的价值储藏系统。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,它存在的逻辑就越强。

 

2. 比特币可以在一天内暴跌1.5万美元,也能在一天内上涨1.5万美元。

 

这就是所谓的“反身性”:市场在极端事件中释放的波动性,会在未来以同样的能量反向体现。比特币的稀缺性与市场情绪共同构成了这种巨大弹性。

 

3. 基本面没有改变,只是杠杆被清除。

 

过去72小时的剧烈波动,并未撼动比特币的长期逻辑。去中心化的网络依然运作,区块依旧在生成,算力依旧稳定。这场下跌更像是对市场结构的一次“重启”。

 

4.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历史常态,而非意外事件。

 

十年前,谁能想象“190亿美元的加密清算”竟是现实?比特币如今的波动幅度,恰恰证明它已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。价格越高,波动越大,这是成熟的代价,也是成长的标志。

 

四、杠杆的幻觉与长期的必然

 

市场的反应速度在加快,投资者的耐心却在减弱。社交媒体政治让情绪主导短期波动,而杠杆让这些波动成倍放大。但从长期来看,比特币的崛起逻辑依然清晰:

 

- 法币持续贬值:各国央行的货币扩张已成制度惯性。

 

- 主权信任的衰退:地缘冲突与债务危机频发,让个人更倾向于信任算法而非政府。

 

- 价值储藏功能强化:比特币已被越来越多机构纳入储备与资产配置。

 

因此,避免过度杠杆,是让你留在游戏中的唯一原则。在波动中生存的,不是最聪明的人,而是最能控制风险的人。

 

五、结语:他们永远会印钞,而比特币永远不会停止上涨

 

短期的暴跌只是噪音,长期的趋势仍然向上。每一次清算浪潮都像一次呼吸——市场需要吸入新鲜空气,排出过剩泡沫。

 

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早已明白:比特币的价格是暂时的,而它代表的货币革命是永久的。

 

正如有人所说:

 

“他们永远不会停止印钞,而比特币也永远不会停止上涨。”

 

愿上帝保佑中本聪,因为他让世界在最不确定的时代,拥有了最后一块确定的价值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