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鲍威尔暗示降息在即 劳动力转弱或促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

2025-10-16

在10月下旬即将进入政策“静默期”前,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于本周发表了关键性的经济政策讲话,释放出明显的政策微调信号: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、就业下行风险加剧,美联储可能在本月敞开降息窗口,并考虑在未来数月内结束缩表进程。

 

这意味着,美联储正悄然从“抗通胀模式”转向“防衰退模式”,为后续的货币宽松预留空间。

 

劳动力市场疲软成为降息主因

 

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(NABE)年会发言中表示,尽管政府关门造成部分数据推迟发布,但目前可得信息显示,美国的就业与通胀前景自9月以来“并无显著变化”,劳动力市场却明显失去动能。

 

他指出,最新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略高于此前预期,但工资增速放缓、职位空缺减少、劳动参与率下降等趋势均显示,劳动力市场的“供需两端正在同步走弱”。

 

“在这个略显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中,就业的下行风险似乎正在增加。”

 

——鲍威尔

 

鲍威尔强调,9月降息的决定正是出于风险平衡的考量。美联储必须在控制通胀与维护就业之间权衡,而当前“没有无风险的路径”——降息过慢可能重创就业,降息过快则可能削弱通胀控制成果。

 

在问答环节中,他进一步承认,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均出现“急剧下降”,这意味着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内必须更加谨慎,以避免失业率上升引发连锁性经济放缓。

 

通胀忧虑仍存 但风险权重已转向就业

 

尽管部分官员仍担忧通胀回升风险,但鲍威尔多次强调,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与关税及特定商品成本上升有关,而非广泛的需求驱动型通胀。

 

他指出,劳动力市场风险的权重已显著高于通胀风险,这与年内美联储政策基调的微妙转变相呼应——从去年“坚定抗通胀”,逐步转向“防范增长过度放缓”。

 

有“新美联储通讯社”之称的《华尔街日报》记者Nick Timiraos分析称,鲍威尔的表态意味着“美联储仍处于再次降息的轨道上”。经济学家Chris G. Collins也认为,鲍威尔延续了9月会议后的基调,即年内仍有最多两次降息空间。

 

结束缩表在即 美联储或重回“流动性管理”阶段

 

除了降息预期外,鲍威尔还透露,美联储可能在“未来几个月内”结束量化紧缩(QT)进程。

 

他说,当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余额略高于“充足”水平时,联储将停止缩表。目前,相关指标显示流动性正逐步收紧,但整体尚属健康。

 

“我们可能已接近准备金充足的水平,美联储将谨慎行动,避免重演2019年的货币市场紧张。”

 

——鲍威尔

 

鲍威尔提及的“2019年危机”,指的是当年美国回购市场突然爆发的“钱荒”事件——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10%,迫使美联储紧急注入流动性。为避免类似“缩减恐慌”(taper tantrum)再度上演,美联储计划在缩表终点前维持较高的准备金冗余。

 

准备金利息机制再成焦点 鲍威尔强硬回击政界批评

 

近期部分议员批评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,认为此举使银行体系“坐享其成”。对此,鲍威尔在讲话中为该制度辩护,称支付准备金利息是维持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关键工具。

 

他警告,如果剥夺这一机制,美联储将失去对短期利率的控制,从而“对市场造成更大破坏”。

 

鲍威尔的这一表态,被视为对财政部长贝森特及部分共和党议员批评的直接回应。鲍威尔同时承认,美联储可能在2020年后“应更早结束购债”,并透露目前正在考虑调整资产持有结构,增持短期债券,以提高政策灵活性。

 

市场人士指出,若美联储增持短债,而财政部同步扩大短债发行规模,将在事实上形成一种“隐性量化宽松”(隐性QE),因为这会降低整体国债的加权平均利率。

 

数据缺口削弱判断力 美联储依旧依赖官方统计

 

由于政府关门,官方非农就业报告与部分价格数据暂时停摆。鲍威尔表示,虽然民间指标如ADP就业报告能提供参考,但“任何替代数据都无法取代官方统计的权威性与一致性”。

 

他强调,在缺乏全面数据的情况下,判断经济趋势将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。

 

当被问及近期金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时,鲍威尔拒绝评论具体资产价格,仅表示美联储不会针对任何单一市场行为作出反应。

 

“远离政治”但决策难逃现实约束

 

在谈及政治影响时,鲍威尔重申,美联储不会卷入党派纷争,其唯一目标是服务公众利益。他也坦言,货币政策必须在不完美的信息环境下做出快速决策,“没有完美的政策,只能在实时变化中寻找平衡”。

 

被问及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时,鲍威尔罕见地提到,这些政策“比预期更为强硬”,已导致入境劳动力显著减少,对就业增长构成抑制。他认为,这一结构性变化的长期影响尚未完全显现。

 

市场普遍预期,美联储将在10月会议上小幅降息25个基点,并在年底前宣布正式结束缩表。如果这一路径兑现,美国货币政策将全面转向“稳增长”导向,为2025年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预期提供缓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