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Sea加速转型代币交易成新增长引擎 能否借发币重回巅峰?
NFT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繁荣后已进入长期调整期。随着投机热潮退去,众多NFT项目停滞或被市场淘汰,曾经的NFT交易巨头OpenSea也从“独角兽”状态转为“求生模式”,其百亿美元估值在行业阵痛中大幅缩水。面对业务增长停滞和盈利压力,OpenSea正积极寻求转型,不仅致力于打造全链一体化交易平台,还通过代币发行与空投激励重振用户活跃度与平台流动性。
代币交易量飙升成为新引擎 老用户贡献显著
近期,OpenSea的业务重心已明显向代币交易倾斜。根据Dune数据,今年4月之前,OpenSea每日交易额长期维持在数百万美元规模,NFT交易仍占据主导。然而,自9月中旬起,代币交易量迅速上升并首次超越NFT交易量,成为新的业务增长引擎。
以10月15日为例,OpenSea代币交易量达到4.74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,而当日NFT交易量仅1374.7万美元,占比不到3%,差距悬殊。累计来看,2025年OpenSea代币交易总额已达35.5亿美元,其中过去30天贡献30.3亿美元,占全年总额约85.4%。交易主要集中在Base、Arbitrum和以太坊三条链,Base贡献尤为突出,单日占比超过58%。
代币交易的激增也显著推动了OpenSea的营收结构变化。过去30天,仅代币交易带来的收入就达到约2550万美元,占今年总收入4490万美元的56.8%。相比之下,NFT整体交易额仅18.2亿美元,过去30天收入约557万美元,明显落后于代币业务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并非源于新用户涌入,而是由老用户高频操作推动。10月13日,OpenSea活跃地址达27.6万个,其中94.2%为重复用户,显示平台交易量增长主要依赖既有用户的再参与与深度互动。可以说,短期内OpenSea的爆发力更多依赖代币市场高频流动性和老用户活跃度,而非新用户拓展。
打造全链一体化应用 发币和空投激励助力转型
为摆脱传统NFT业务瓶颈,OpenSea从今年7月起启动全链一体化战略,将NFT、代币与DeFi功能整合。新版平台OS2公测在2月上线,重构界面和搜索功能,并增加收藏家与专业用户模式,支持跨链代币兑换和原生跨链购买。
在代币激励方面,OpenSea宣布即将发行SEA代币,用以奖励长期支持者和OG用户,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。官方表示:“NFT牛市让我们过于企业化,忽视了最初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初心。”这一消息重新点燃市场关注,也回应了竞品Blur通过发币吸走市场份额的压力。
在技术和产品布局上,OpenSea整合Solana、HyperEVM、Base、Polygon、Arbitrum、Sei等多条链,并与Uniswap、MetaMask、Meteora、Coinbase Wallet深度合作,优化跨链交易体验。同时收购Rally公司,借其移动端Web3应用和钱包支持19条链代币交易。新移动端应用还整合AI工具“OpenSea Intelligence”,实现跨链资产实时分析与交易管理,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投资体验。
用户激励方面,OpenSea通过NFTStrategy相关代币上线和奖励池注入20枚ETH提升交易活跃度;空投计划也拉动了交易量增长。Wave 1阶段已累计交易量超20亿美元,发放总值1220万美元代币与NFT奖励;Wave 2自10月15日启动,初始奖池包括100万美元的OP、SOMI和ETH代币。
据官方透露,SEA代币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发行,总供应量50%分配给社区,初始认领优先考虑参与奖励计划和OG用户。未来,用户可将SEA用于质押,或支持自己喜爱的代币和NFT收藏,50%收入将回流用于购买SEA以维持生态健康。
与此同时,OpenSea也未放松NFT业务发展,将推出OpenSea Flagship Collection计划,投资超过100万美元收购历史与新兴NFT,激活NFT市场活力并丰富生态布局。
未来展望:能否重回行业巅峰?
短期来看,OpenSea的市场活跃度仍将受代币交易与空投奖励机制驱动。长期而言,平台能否成功转型为全链一体化交易生态,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新老用户平衡,提升平台自有代币SEA的实际价值与应用场景,同时持续优化NFT生态与跨链交易体验。若能稳住老用户基础,并吸引新用户持续参与,OpenSea有望在NFT与代币市场的波动中重新夺回行业领先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