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美联储权威岌岌可危 特朗普“逼宫”鲍威尔引发全球金融神经震荡

2025-07-16

“装修门”背后的权力角力:当货币政策遭遇政治干预

 

美联储大厦的翻新工程,或许不会改变华盛顿的天际线,但它正撼动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。一场围绕“奢华装修”的争议,正演变为一场关乎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政治权力边界的剧烈冲突——而这场冲突的主角,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。

 

特朗普自2018年以来对鲍威尔不满的情绪从未掩饰,如今更是借“装修成本失控”为由发起新一轮“逼宫”攻势,试图迫使鲍威尔下台。这场“离谱”的博弈,不仅是个人恩怨的延续,更可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带来深远影响。

 

七年拉锯:从钦点到攻讦,一段复杂的权力关系

 

讽刺的是,这场纠纷的开端,正是特朗普本人。2018年2月,鲍威尔由特朗普提名出任美联储主席。彼时,特朗普希望新主席能够推行宽松政策,为其经济政绩锦上添花。

 

然而理想很快破灭。2018年起,美联储连续加息,引发特朗普不满。他多次公开抨击鲍威尔“疯了”“不懂经济”,更在任期内一度探讨是否能将其解职。尽管遭遇阻力,鲍威尔始终未屈服于政治压力。

 

2022年,拜登选择续任鲍威尔,使其任期延至2026年。但随着2024年大选临近,特朗普卷土重来,持续将货币政策迟缓作为攻击焦点,频繁点名要求鲍威尔辞职。尽管总统法律上无权解除美联储主席,但特朗普近期终于找到了“新借口”——美联储总部翻新项目成本失控,涉嫌虚假陈述与管理不善,成为其施压鲍威尔的新抓手。

 

政治逼压叠加政策困局 鲍威尔走钢丝的日子越来越难

 

如今,鲍威尔不仅身陷政治旋涡,也正面对货币政策的双重困境。一方面,特朗普强势推动的加征关税和“再工业化”路线可能推高中长期通胀预期;另一方面,美国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数据则已显现放缓信号。

 

降息太早,可能激发通胀反弹;紧缩过猛,又可能引发债市动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。在这样的“无解区间”中,鲍威尔的每一次表态、每一项决策,都影响着美债、美元甚至全球市场的资产重新定价。

 

面对特朗普的指责,鲍威尔并未沉默。他主动通过美联储官网回应装修项目细节,并请求监察长进行审查,试图用制度化透明回应政治质疑。这一反击虽然理性克制,却也暴露了美联储在政治高压下的脆弱位置。

 

如果鲍威尔下台,全球市场会如何剧变?

 

虽然目前尚无证据显示鲍威尔将立即辞职,但一旦这一情况发生,市场势必陷入剧烈波动。德意志银行外汇主管George Saravelos指出,若鲍威尔被迫离任,美元指数或将暴跌3%-4%,美国国债收益率恐在短期内暴涨30-40个基点,投资者对“美联储独立性”的信心将遭到重创。

 

更严重的是,政治干预可能令美元的国际信用体系动摇,甚至影响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。Saravelos警告,美国目前脆弱的财政与外部融资状况,可能在这一事件中放大市场恐慌,产生远超预期的负面冲击。

 

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则更为保守。他们认为,鲍威尔确实面临巨大压力,但其提前离任的概率仍然较低。不过,如果真发生,将使收益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、通胀预期升温,美元贬值风险将大幅上升。

 

加密领域的观察者也高度关注这一事件。KOL Phyrex分析认为,若鲍威尔被替换,美联储不再坚持当前的政策立场,短期内风险资产将获益,包括比特币和科技股可能再度走强。但一旦通胀重新抬头,即便换上新主席,也不得不回归紧缩周期,这种“宽松幻想”恐怕只是短暂喘息。

 

一场不仅关于降息的战争

 

鲍威尔的摇摆不仅关乎一位央行官员的命运,更关乎全球金融秩序是否仍能维持制度化与独立性。在特朗普时代,政治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早已屡见不鲜。但这一次,他把目标对准了被誉为“世界最重要中央银行”的核心人物。

 

如果美联储在政治风暴下失去独立性,那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华尔街的交易员,还有全球央行间的协调机制、美元的信用基础,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的根本逻辑。

 

未来数月,鲍威尔能否守住美联储的“最后堡垒”,不仅决定着美国利率政策的路径,更是对全球市场制度稳健性的又一次重大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