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比特币冲上新高引爆市场情绪 加密货币周开启监管新纪元

2025-07-17

比特币强势突破历史高位 风险偏好回潮助推牛市热潮

 

在全球风险资产热潮再起的背景下,比特币再次站上历史巅峰。上周五下午,比特币价格一路上扬,短短数小时内突破11.8万美元关口,最高冲至118,661美元,刷新历史纪录。全天涨幅超过2600美元,涨势凌厉。

 

这一轮上涨背后,既有政策红利的刺激,也有机构资金的持续买入推动。特朗普政府近期签署通过的“大而美法案”,以减税增支的政策取向,点燃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流动性的乐观预期,投资者纷纷回流风险资产。“美股从ICU闯进KTV”的调侃,也映射出这场跨资产的亢奋行情,比特币自然首当其冲。

 

数据显示,仅过去一周内,比特币价格已上涨超8800美元,涨幅超8%,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6%。机构扫货潮成为最大推力。据Coinglass数据,因价格剧烈波动,全球已有超过27万人遭遇爆仓,总爆仓金额高达12.8亿美元。

 

香港Web3协会联合主席Joshua Chu指出,目前上市公司与大型机构对比特币的兴趣空前高涨,交易所的现货流动性已逼近极限。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也认为,这是多重因素叠加效应的结果:市场经过长时间盘整,技术面具备突破动能;长线资金主导市场,筹码集中度高,抛压有限;而政策推动的边际改善,则增强了信心预期。

 

“加密货币周”登场 监管格局重塑前夜

 

市场的另一个焦点,是即将到来的“加密货币周”。美国众议院宣布,下周将审议三项重磅法案:《清晰法案》(CLARITY Act)、《反CBDC监控州法案》(Anti-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)以及备受特朗普政府推崇的《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》(即《天才法案》)。

 

这场立法风暴可能成为美国加密行业发展进程中的分水岭。当前分歧仍在持续:白宫倾向单独推进《天才法案》,而众议院方面更希望打包处理,将稳定币纳入更广泛的加密监管框架。结果如何,仍有很大悬念。

 

不过,整体市场情绪偏乐观。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刘红林指出,立法程序集中排期意味着加密监管正从“试探期”进入“制度化”阶段,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资产,将不会直接受限于这些监管条款,反而可能因此获得一种制度性“正名”。

 

尤其是《反CBDC监控州法案》的推进,不仅传递出对“国家数字货币垄断”的反制意图,也侧面增强了比特币作为“去中心化主权资产”的合法性。它不依赖国家信用,不受监管机构直接控制,恰恰符合当前部分公众对于“货币主权”去国家化的心理预期。

 

稳定币合规化趋势下 比特币迎来“掘墓人”还是流量红利?

 

伴随监管脚步加快,稳定币正成为政策重点扶持的赛道。尤其是在《天才法案》推动下,美国稳定币发行商如Circle等将获得清晰的监管许可,稳定币将以“合规美元”的面貌大举上链。Circle旗下的USDC,储备中严格排除比特币等波动性资产,只纳入美元现金和短期国债,强化其“合规美元替代品”的角色。

 

这使得比特币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:它无法作为稳定币的底层资产,也难被纳入合规支付体系,有声音担忧比特币将逐步边缘化,最终成为无现金流、纯投机的数字遗产。

 

对此,上海社科院学者王滢波提醒,比特币的估值高度依赖市场信心,一旦流动性和信心双杀,其脆弱性将暴露无遗。长期来看,稳定币如USDC和eHKD、eCNY等国家支持的数字货币,在支付、清算和跨境贸易中优势明显,而比特币在“支付替代品”这一角色上,注定力不从心。

 

但也有相反的声音。支持者认为,稳定币的爆发并非比特币的终结,而是它的引流入口。正如刘红林所说,很多用户第一次接触加密世界,是从购买稳定币开始。而当用户逐渐意识到稳定币无法保值、无法抗通胀时,寻找“抗审查”“抗贬值”的资产自然成了下一步,比特币则顺理成章成为配置首选。

 

丁肇飞也指出,稳定币的普及不会威胁比特币的价值地位,反而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桥梁。在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寻找“合规敲门砖”时,稳定币将资金引入链上,而比特币则承担起“数字黄金”的避险角色,适配养老金、共同基金等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。

 

结语:监管确立新范式 比特币走向何方?

 

当前,比特币价格正处于多空胶着的历史区间。一方面,结构性看涨力量充沛,机构持续扫货、政策边际利好、宏观避险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;另一方面,也需警惕价格突破后市场过热、监管落地细则不及预期、黑天鹅事件突发等带来的短期回调风险。

 

比特币的未来,将不再只是技术题,也不止是金融投机题,而是制度、价值观和权力博弈的一部分。在去中心化与合规化之间,它既有可能继续作为数字主权的象征迈向主流,也有可能在稳定币主导的货币新秩序中被重塑定位。

 

下一个问题,不只是“比特币还能涨多高”,而是“在稳定币与监管新秩序中,比特币将以何种方式生存”?这个答案,也许正在这场“加密货币周”的政治博弈中慢慢浮现。